iml5

从《似水年华》走到《深夜食堂》的黄磊

      也就是前些日子吧,黄磊的大电影被网上痛骂。他很无辜,写了几千字对自己电影的解读。

  朋友说,嗯,也挺难为黄磊的,这么多年来好容易重执导筒,还没适应过来,想表达的未能表达出来,才遭此痛骂。

  朋友铁了心喜欢黄磊。

  毕竟,对一个自幼看港台电视长大的人,能不经意地被大陆来的明星猛然击中内心的机会不大。

  那时候还是九十年代。

  去香港发展的大陆明星大多都被歧视,就算是《还珠格格》红透香江,小燕子赵薇过去做节目也会被香港媒体评为「带着大陆的土气」,完全不能和小家碧玉的台湾林心如比。

  偏偏黄磊在张国荣的《夜半歌声》中出现了,带着白纸一样懵懂的安静,却又有沉沉的书卷气。

  朋友后来读懂了两个字,「儒雅」。

  就此心头一热,迷了进去。


    多亏了朋友这群从小只知道周润发周星驰周伯通的港台和广东孩子,黄磊在香港红的比内地快。虽然还没有《橘子红了》《人间四月天》《似水年华》出来,黄磊却在香港主演了一两部大戏,名字忘记了,合作的人是刘松仁、潘虹、林熙蕾等等。

  而我,在《夜半歌声》开始注意了黄磊,却到了《逝水年华》才开始喜欢他。

  《人间四月天》其实没看,虽然里面的演员我都喜欢,周迅啊奶茶啊,终究各种错过。却在襄阳城旁,陪着长辈把《似水年华》看了个透。长辈看得唏嘘,我开始却是为了女配角默默和苏慧伦而看的。看到最后,黄磊大雨中送刘若英,总是晚点的公共汽车却意外地准点到达,电视里黄磊手伸着,满眼不舍和无语,大雨刷得天地苍茫,就把内心最深的一个地方给冲破,双眼登时滚烫,花花地跟着落了泪。假假地故作轻松去接一个电话才没教长辈看出破绽。

  自此就跟着朋友一样去关注了黄磊。

  只不过,朋友是粉丝,我不过是一种关注。就像是有的人疯狂迷恋周杰伦,每歌必听,而我不过有选择地听听《简单爱》之类,至于双截棍青瓷碗之类的敬谢不敏。


  后来还为黄磊写过两篇文章,一篇说的是他的《似水年华》,一篇说他的话剧《暗恋桃花源》。说他应该娶电视中的默默,而不是奶茶,更不是现实中的孙莉,结果差点被朋友活活劈了,自此生分。

  从朋友这里,我其实获得一个经验——有的时候不能跟各类粉丝靠得太近。比如我的一个前同事是「玉米粉」,当上总监了,依旧如其他小毛孩一样,满天下追着李宇春赶场开音乐会;比如我的一个舞蹈粉朋友,会半夜把你叫去家里,准备各种好吃的给你,然后要求你陪着他完整甚至重复地观看什么全国性青年舞蹈大赛、青歌赛之类的,一遍又一遍,一遍又一遍,一遍又一遍。

  黄磊粉的这个朋友不会这样做,但是会再三地把黄磊新电视的链接发给你。直到某天能跟你接上头的时候,说「黄磊竟然演那样一个为了婚姻玩滑稽的小男人,完全脱离了他的形象啊!!!」「黄磊演的这个中介真接地气,我看好些北京中介都那个味儿」「黄磊和小宋佳真是绝配,就是他的形象太那个了点……」

  直到有一天我问,那个是黄磊吗?怎么所有电视形象都一样的,全部圆乎乎脸,机关枪一样的语速还带着口吃?

  这回朋友没有暴怒。沉默,发呆,然后左右歪歪头,把手中的出前一丁吃光(真不是广告),然后点点头:他转型转过头了。

  自此再没啥关于黄磊消息的交流。

  直到今年黄磊拍了电影,直到昨天看了《深夜食堂》。


  《深夜食堂》其实还是我告诉朋友的,虽然当初定妆照之类的出来时候,因为有我喜欢的金士杰也就真的关注起来,也想说说是不是「抄袭」得有点过了。终究忍住。前两天,瞄了一眼,开始那些画面感十足的镜头,还有不功不过的各种表演,即使是硬邦邦将广告金主名字都念出来了,即便是被徐浩峰调教成面瘫的宋洋来演一个瞎子黑社会老大,都在忍受之下,可是等黄磊生生地端出了一个泡菜坛子,还给了那么长时间镜头后,连着看来还顺眼的一切都变味了,所有的所有的……

  这回朋友没有说「也难为了黄磊」,只是懒懒地把一些链接发来。告诉我,电视剧是黄磊投资的,所有的一切问题都跟已经从「文艺青年」转型成「厨子」的黄磊有关,因为早在成为厨子之前,黄磊已经成了真正意义上的「商人」,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,他买下了很多日本高热的影视版权,然后在中国克隆。那部失败了的大电影,是他的第一步,这部看着又要失败的电视剧是他的第二步,接下来还有很多很多步,每一步都足够他为下一个孩子准备奶粉钱。

  朋友说,他从《似水年华》的文青走向了《深夜食堂》的老板,完成了文艺向商人的转型,他成功 。嗯,肯定是这样的。

  从来自古最怕的是「美人见白头」「英雄叹迟暮」,那么文艺青年最怕的是什么?





评论(12)
热度(34)